夏天又到了蜱蟲的活躍期。每年這個季節,都能看到一些被蜱蟲叮咬後得腦炎或因此引發嚴重後果的案例。為什麼蜱蟲咬的是皮膚,但發炎的卻是腦?因為它可以傳染疾病。所以這篇文章旨在幫助大家認識蜱蟲,以及萬一被叮咬後如何正確處理。
蜱蟲的基本特徵與習性
蜱蟲大概長圖這樣:身體像一個西瓜子,有四對足、一個小腦袋,頭部有一對口器。正常情況下只有幾毫米大,大多住在森林、草地或畜牧農場,在我們那裡叫它「草爬子」。它的噁心之處在於,不管是成蟲還是幼蟲,一輩子都靠吸血維生。有時你會帶狗去草地玩耍,或是像牧民放羊時,常常能在它們身上看到掛著一些黑色的蜱蟲。如果它吸飽了血,體積會變得特別大,達到一兩厘米,圓鼓鼓、黑乎乎的。

被蜱蟲叮咬後的正確處理方法
對於人來說,如果你沒做好防護就去徒步,就可能被趁機叮咬。如果你發現蜱蟲正在叮咬你的身體,一定不要急著拍死它或直接拔掉,這很容易導致它的頭部和身體斷裂,殘留在你的皮膚裡。也有人說用打火機烤或煙頭燙,這些方法都是不可行的。
方法一:鑷子取出
正確的方法是:首先觀察蜱蟲叮咬的深度。如果它只是剛把口器插入皮膚,你可以試著用一把細鑷子,盡可能靠近皮膚的位置夾住它的頭部,輕輕往外拉。如果你能看到它的完整身體被提起,再慢慢用力將它從皮膚中拉出。但如果感覺拉不動,千萬不要硬拔。
方法二:窒息法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紅黴素軟膏、凡士林,或緊急時用一些油膏狀物質(如身體乳)覆蓋整個蜱蟲。過一會兒,它可能因缺氧而自行鬆口脫落。
特殊情況:就醫處理
如果這兩種方法都無效,或者它的口器已經斷在皮膚裡,又或者叮咬得很深、半截身子幾乎進入皮膚,那就趕緊去醫院掛號就診,一般掛皮膚科,有的醫院也有急診。
如果口器殘留或無法取出,可能需要局部麻醉,連同殘留的口器和周圍的一小塊肉一起切除,相當於一個小手術。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表面已經看不到口器了,不可能用鑷子深入掏取,只會弄碎組織。而且蜱蟲體內可能攜帶病原體,必須清理乾淨。
叮咬後的後續護理與注意事項
當你移除蜱蟲後,皮膚可能仍然會有局部紅腫。這時可以用大量肥皂水沖洗傷口,並塗抹抗生素藥膏以預防感染。此外,有些蜱蟲可能攜帶萊姆病或森林腦炎等病原體。因此,被蜱蟲叮咬後,也要觀察自己是否出現發燒、頭痛、關節炎或皮疹等症狀。如果有,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你有蜱蟲叮咬史。
預防措施
一般來說蜱蟲可以透過噴灑花露水或其他防蚊蟲噴霧來減少叮咬的可能性,但它真的餓極了,見到活物還是會盯咬。最後提醒大家,夏季到叢林或草坪活動時,盡量穿長袖長褲,回家後及時更換衣物並洗澡。寵物如果外出回來,有異常抓撓行為,也要仔細檢查它們的身體。
另外,對於生活在牧區或經常出入蜱蟲活躍地區的人,可以接種森林腦炎病毒疫苗。筆者小時候常見到附近養羊的人,他們的羊身上掛著大大小小的黑色蜱蟲。通常會用手把它彈開,或直接揪掉,但有些口器可能殘留在皮膚裡,他們也不知道。不過羊的皮比人的厚又硬。
其實,蜱蟲最愛叮咬人類那些嫩、多汗、有毛的地方,例如大腿根部、外陰部位或腋窩。很少會直接咬屁股或背部這種皮膚較厚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皮薄且血運豐富,還比較潮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