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護膚

盤點保養品裡的「酸」

Peter Zhao
Peter Zhao

今天我們來聊聊保養品裡的各種酸。提到酸,很多人第一個反應是有刺激性、剝脫性,容易導致皮膚問題。但帶「酸」字的成分並不一定是真正的酸。大家可以隨便拿一個保養品,在成分清單裡很容易看到「酸」字,像是玻尿酸、水楊酸、壬二酸或抗壞血酸等。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保養品中各種帶有「酸」字的成分,哪些是真酸,哪些是假酸。

保養品

1. 玻尿酸(透明質酸)

玻尿酸是一種假酸,它其實是天然的保濕因子,可以透過動物組織萃取、化學合成或微生物發酵技術大量生產。幾乎所有的保濕產品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一般標示為「透明質酸鈉」。但不同來源、生產技術和分子量的透明質酸功效差異很大。從原料價格來看,頂尖原料廠生產的透明質酸鈉可能高達上萬元/公斤,而一些廉價保養品使用的可能是幾十塊錢一公斤的低質原料。所以如果追求好的玻尿酸保濕產品,建議選擇專門研究玻尿酸的大廠。

2. 抗壞血酸(維生素C)

抗壞血酸聽起來很嚇人,但它其實就是維生素C,早年用於治療壞血病,因此得名。抗壞血酸是一種假酸,用於皮膚主要是透過抑制酪胺酸酶活性減少黑色素生成,同時高效清除自由基,保護膠原蛋白,進而發揮抗衰老作用。在成分錶上,抗壞血酸通常指原型維C,但其使用有較多限制,如高濃度才有效,但刺激性強且不穩定,容易氧化變質,也可能染黃角質層並見光分解。因此,許多主打維C的保養品會添加維C衍生物,如「抗壞血酸乙基醚」。

3. 阿魏酸

阿魏酸乍聽之下很陌生,但它是一種藥用植物萃取物,屬於甲酸,主要功效是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增加皮膚細胞數量。阿魏酸很少單獨出現,通常與維生素C或維生素E搭配使用,能夠協同增效。研究也發現,阿魏酸與酪胺酸酶結構類似,可競爭性抑制其活性,進而減少黑色素生成。

4. 傳明酸(氨甲環酸)

傳明酸也叫氨甲環酸或凝血酸,是一種甲酸,沒有剝脫性,不針對痘痘。最早作為止血藥物使用,後來發現口服可治療黃褐斑,外用則有美白效果。研究表明,傳明酸主要透過幹擾黑色素生成訊號傳導和減少黑色素釋放到角質形成細胞來實現美白,同時兼具抗氧化作用。

5. 水楊酸

水楊酸是我們傳統意義上所理解的真酸,主要用於控油、抑制細菌、調節角質代謝和抗發炎,是易長痘膚質的首選。家用保養品的水楊酸濃度一般為0.5%-2%,而院線產品可能高達30%,需要專業人士操作。

6. 果酸

果酸是一類是提取自瓜果植物的成分,包括甘醇酸、葡糖酸內酯和乳糖酸等,主要用於角質剝脫、抗發炎和抗氧化。早期流行的甘醇酸濃度較高,容易導致爛臉,而第二代、三代果酸較溫和,保濕性較強。

7. 壬二酸

壬二酸是一種真酸,需要15%以上濃度才有效,主要用於控油抗發炎和加速色素代謝。建議局部薄塗在黑頭或黑色痘印處,避免全臉使用。

以上就是保養品中常見且容易混淆的帶有「酸」成分盤點。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更能理解這些成分的作用和適用場景,從而更科學地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養品。

下一篇文章

再安全的醫美也有副作用!

Newsletter

掌握健康生活,從這裡開始

從健康飲食到運動計劃,從護膚技巧到心理調適,我們每週為您精選最實用的內容,幫助您輕鬆解決健康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我們尊重您的隱私,承諾不會向您發送垃圾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