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避型依戀的表現與特徵
有這麼一類人,你和他還沒在一起時,他對你非常熱情、細心、周到、溫柔。但一旦你們確定關係,尤其是你想讓他分享生活、報備行程時,他又表現得非常冷漠,甚至馬上遠離,與你劃清界限。這屬於四種依戀向度中的迴避型依戀。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與迴避型依戀者談戀愛。他有想法卻不溝通,讓人捉摸不透。但其實,是你沒有掌握與迴避型相處的底層邏輯。這個邏輯隱藏在他原生家庭中,一旦你搞懂了,這個人就很好相處。
迴避型依戀的成因-家庭背景分析
2.1 父母的忽視
什麼樣的家庭會養出逃避型依戀呢?首先,肯定是父母的忽視。迴避型往往是家庭食物鏈底端的存在。如果他是獨生子,可能爸爸媽媽感情差,彼此爭吵不斷,根本無暇好好照顧他,相反還可能把他當成出氣筒,時不時責罵兩句。如果是多子女家庭,那他就是最不受寵的,兄弟姊妹有糖吃,他卻沒有。一個沒被愛過的孩子是沒有資格說愛的,這導致他長大後本能地渴望親密關係。

但由於父母的忽視,他的潛意識不相信自己的需求會被回應,也不相信自己會得到愛。因此,當沒有人靠近他時,他會去追逐,想滿足小時候未被滿足的自戀需求。他希望有人看見他、熱烈地愛他。
但當你真的靠近他後,他又會遠離。因為他不相信自己會得到愛,所以常常在你對他好之後下意識懷疑,懷疑你一定有別的目的。即使你沒有,他也覺得你終有一天會像他的父母一樣拋棄他、忽視他。為避免再次重複這種創傷感受,他往往會在你們感情最好的時候把你們推開。
本質上,他內心對愛的標準非常苛刻,想要完美的無條件的愛。但這種愛很難獲得,他不知道如何正常溝通、解決那些不完美的部分,只能選擇在感情最好的時候放棄,以維持自己被愛的假象。
2.2 家庭中的爭吵與控制
其次,家庭裡充滿了爭吵和控制。很多人一說到忽視,就會想到冷冷的家庭氛圍。但在迴避型的原生家庭中,伴隨著忽視的還有父母的焦慮。他們的父母往往一邊冷漠對待他,一邊又要他回報很多愛。例如父母情緒不穩定,常暴躁易怒、控制欲強。他穿的衣服、吃飯的姿勢都可能被父母挑剔,而且他不能反抗,一旦反抗,伴隨而來的一定是父母更強烈的控制和懲罰。
所以,迴避型依戀並非像他在戀愛裡表現的那樣看不見你的情緒和需求,相反,他太看得見了。就像他從小很有眼色,知道父母什麼時候生氣,甚至能察覺到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樣的話。只是他知道,不管他給什麼反應,父母都不會滿意,因為父母不愛他,所以他只能封閉自己,逃離一切。表現在感情裡就是防禦高、阻抗強,從不坦誠溝通,一遇到問題就想逃。
如何與迴避型依戀者建立長久關係
結合人類的原生擇偶模型和理想擇偶模型來看,適合逃避型依戀的絕不是焦慮型。你們前期可能很甜蜜,但一旦打破獨立界限,你表現出的焦慮肯定會觸發他的迴避。也不是和他一樣的迴避型,這種你也無法提供他想要的專注和愛。
最能和迴避型長久在一起的人,能做到兩點:
第一,自身夠穩定,情緒穩定、人格穩定,有能力創造出安全舒適的依戀環境。只要和你待在一起,就不擔心莫名其妙的攻擊,這對迴避型有著致命吸引力。
第二,能夠適度,包括適度表達自己的情緒、適度回應他的需求、適度在他想逃時給他空間,又能及時在他徹底逃開之前把話挑明,說清楚你對這段感情的想法、對他這個人的了解程度,以及你希望你們兩個人怎樣磨合。因為迴避型不需要你說「我愛你」來獲得安全感,他更需要的是從各種細節中透露出來的。你既能看穿他敏感多疑的本質,還能在看穿後堅定地靠近他、需要他、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