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健身

拼命運動還不瘦?小心「能量補償」陷阱

Peter Zhao
Peter Zhao

常聽到運動減肥的人抱怨:我也運動,為什麼體重就是不減?你看我汗也流了,氣也喘了,難道我練的帕梅拉都是假的嗎?我跑的步都是假的嗎?

減肥

體重補償現象

這其實是我們運動減肥中的一個陷阱,叫做體重補償。一項發表於2019年的研究發現,運動所產生的減肥效果比預期的少。這是為什麼呢?

研究發現,很多人在做了運動這樣健康的行為之後,就會覺得自己有資格去做一些不那麼健康的事情,食慾也會變得更好,也更願意吃甜食。如果運動之後抱著「今天運動已經很累了,多吃一點也沒關係」的想法,多攝取一百大卡的食物,減肥效果就會比預期減少35%到40%。

一百大卡的食物其實相當少,差不多也就是一塊半巧克力、幾片薯片、一片麵包、一小杯柳橙汁或一個蘋果。區區100大卡,一不小心就吃進去了,而運動減肥的效果就要直接打對折。

如何避免能量補償

那麼如何邁過能量補償的這個陷阱呢?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方法一:透過運動擊穿能量補償

第一種是透過運動擊穿能量補償。也就是說你多運動一些,稍微補償一點,也不至於把運動的全部成果都抵消。那麼要擊穿能量補償需要多大的運動量呢?根據SSM的減重建議,透過運動減肥的話,每個星期至少要進行30分鐘中高強度的運動,或每週消耗2000大卡以上的運動量。一周消耗2000大卡對大部分人來說是非常有挑戰的。即使採用法特萊克走跑結合這種零基礎的運動方式,每次30分鐘,一個星期也要進行4到5次才能消耗2000大卡的熱量。學生黨和上班族忙起來其實很難完成。

方法二:調整飲食結構

所以對大部分人來說,性價比更高的方式就是在飲食上多下功夫,尤其是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像很多人在中午吃飯,就是一份蓋飯或一碗麵。如果是這種情況,很難減肥成功,原因就是比例失衡了。

正常情況下,我們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比例應該是4比3比3,或是5比3比2。但大部分上班族和學生黨的工作餐可能是蓋飯、麵、速食這類食物。這樣的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太多,飽足感差,吃了幾個小時就餓了。那麼運動之後就更容易發生體重補償的現象。

同樣是五、六百大卡的熱量,如果我們把比例吃對,增加蛋白質,不僅量大管飽,而且可以維持更長時間的飽腹感。這樣運動之後體重補償的現象就會減少。

雞胸肉

但有時候吃食堂或外賣,確實很難保證蛋白質和肉類的攝取量。所以我之前常去便利商店買素食雞胸肉,後來甚至會在家裡囤很多,蛋白不夠雞胸來補。吃飽了再減肥,簡直太開心了。

輔助減肥的小技巧

細嚼慢嚥

除了飲食營養素比例的問題,還有一個方法可以增加我們的飽足感,那就是細嚼慢嚥。如果你吃東西很快,胃裡的訊號來不及傳給大腦,你會一直停不下來吃很多東西。但如果你把吃飯的時間拉長,細嚼慢嚥的話,胃裡的信號就會有足夠的時間傳給大腦,告訴你已經吃飽了,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吃得更少。

我本身就是一個吃飯特別快的人,有時候忙起來確實顧不上細嚼慢嚥。所以朋友還推薦了一款黑科技的巧克力,飯前吃一塊可以吸水膨脹200倍,增加飽足感。我一開始還不太相信巧克力能減肥,試了一下,把巧克力泡在溫水里,它就可以自己膨脹成一碗粥。這碗粥只有十幾大卡的熱量,占我一天能量攝取的1%都不到,但這頓飯卻可以讓我少吃20%左右的量,確實非常神奇。飯前偷一塊巧克力就把肥減了,吃東西快容易管不住嘴的人可以試試看。

腸道菌叢健康

還有一個對減肥非常有幫助的因素,就是腸道菌叢的健康狀況。科學家們做過一個實驗,把肥胖小鼠的腸道菌叢取出來,移植到無菌小鼠身上,無菌小鼠神奇地變胖了。我最早聽到這個研究還挺驚訝的,但後來發現確實是這樣。如果我們腸道菌叢的多樣性降低,肥胖的可能性就會增加。所以減肥的人都可以試著補充一些益生菌,像是一些發酵食物,比如說優格就是益生菌非常好的天然來源。

我現在每天早餐的時候會喝一杯零糖酸奶,它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比例非常均衡,而且裡面額外添加了水牛乳,不僅健康,而且比一般的酸奶更香。再配上幾粒零油的鷹嘴豆,好吃又營養平衡,飽足感也很強。

咖啡因輔助燃脂

黑咖啡

對於運動減肥的人,如果不是在晚上運動,可以在運動之前喝一點黑咖啡。因為咖啡因在研究中有明確的幫助脂肪燃燒的效果。我在有氧運動之前通常會喝1到2杯。這款咖啡味道非常好,非常接近手沖咖啡,溶解性也非常強,可以直接加在早餐的牛奶裡,味道甚至比咖啡廳做出來的拿鐵還要好。如果你想嘗試一些幫助提升燃脂速度的東西,咖啡因一定不要錯過。大部分燃脂補劑的配方中,各種成分常換,但總會有一個像釘子戶一樣扎在燃脂補劑裡面的成分,那就是咖啡因。當然不要喝太多,每個人每天都有一個400毫克的上限,超過了可能會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覺。

減肥時的碳水化合物選擇

最後想提醒運動愛好者的是,如果你平常運動量很大,在減肥時千萬不要拒絕碳水化合物。一般來說,在減重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比例會建議4比3比3。但如果有氧運動愛好者或每天運動量很大的人,這個比例反而會提升,碳水化合物變成5比3比2。這是因為運動中最主要的能源物質其實就是碳水化合物,特別是當你想確保自己的運動量時,碳水化合物的量千萬不要太少。

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法確實適合一部分人,但絕對不適合運動愛好者。選擇碳水化合物時盡量增加一些粗糧,例如全麥麵包。像我自己,每增加5公里的訓練量,我會多吃一片全麥麵包,來確保每天碳水化合物的充足。我之前補充碳水化合物,也試過喝飲料、吃甜食,但都太容易產生體重不降的現象了,一不小心就會吃超,還是得靠全麥麵包。

當然,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適應一日加餐吃全麥麵包,所以還給大家推荐一個我特別喜歡的魔芋蒸餃,它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比例非常合理,而且裡面添加了魔芋精粉,不僅能保證碳水攝入,而且飽腹感很強。

總結

好了,總結一下,這篇文章就是想提醒大家,運動後千萬小心體重補償的這個陷阱。雖然說汗水是脂肪的眼淚,但我們要讓脂肪流出的每一滴淚都算數才行。今天文章裡提到的這些健康食物,我們正常吃飽吃好就行了,胡吃海塞也是不行的。

下一篇文章

為什麼有的人膝蓋很容易受傷?

Newsletter

掌握健康生活,從這裡開始

從健康飲食到運動計劃,從護膚技巧到心理調適,我們每週為您精選最實用的內容,幫助您輕鬆解決健康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我們尊重您的隱私,承諾不會向您發送垃圾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