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焦點

少吃水果可以少生很多病?謠言!

Lucy Wang
Lucy Wang

最近熱搜上有醫生說少吃水果能少生很多病。愛吃水果的人天都塌了,咋整?水果不能吃了,是殺蟲劑打多了嗎?點開熱搜,竟然說是水果裡的果糖代謝不了,會全變成你的肉,真的如此嗎?俗語不是說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嗎?到底該信誰的呢?

先說結論:該吃吃。今天這篇文章就從頭開頭跟大家講細講透,讓大家吃的安心,開始!

水果裡的糖是什麼?

第一點,先說糖。水果裡一般是三種糖:葡萄糖、果糖、蔗糖。這裡面葡萄糖、果糖是單醣,蔗糖是一種雙糖苷。這裡的蔗糖是白糖,大家都很熟悉,單醣、雙醣啥差別呢?可以理解成單醣是糖的最小單位,是醣類最簡單的分子結構,它們可以直接被身體吸收。而雙醣是兩個單醣分子透過糖苷鍵連接在一起的。例如蔗糖的分子結構就是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進入體內需要先經由小腸消化,先分解成單一醣類才能被身體吸收。

糖

果糖真的無法代謝嗎?

第二,影片裡的大夫說果糖人體無法代謝,這又是咋一回事呢?雖然同樣是單醣,但葡萄糖和果糖在體內吸收代謝的方式差異蠻大的。葡萄糖可直接進入血液,經由血液運送到細胞,再經由胰島素代謝,快速提高血糖,給予身體供能。而果糖主要依賴肝臟轉化成葡萄糖、乳酸、脂肪酸。當果糖攝取過多時,肝臟會把剩餘的果糖轉化成三酸甘油酯,送到肝臟外面的脂肪細胞裡,作為能量儲存起來,這樣就在肝臟外面產生了脂肪堆積。

水果真的不能吃了嗎?

第三,聽著怪嚇人的,那水果真的不能吃了嗎?果糖雖然叫果糖,只是因為天然果糖的主要來源是水果,但像蜂蜜和一些蔬菜裡也含有果糖。照這個邏輯,是不是這些東西都不能吃了?其實這裡混淆了一個概念——添加糖和天然果糖。打個比方,玉米加工成玉米糖漿,現在在國外很多國家使用特別廣泛。比如說可口可樂,國外的食材表裡都沒有白砂糖(蔗糖),全是玉米糖漿,而玉米糖漿富含高果糖,這就是典型的添加型工業果糖。

當你吃水果時,果糖和纖維素一塊被吃下去,果糖被消化的過程不會太快,因此每天吃適量的水果不會有害,反而有益健康。 《柳葉刀》先前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導致中國人過早死亡的飲食習慣是鈉攝取過多、全穀物攝取不足和水果攝取不足。

每天吃多少水果才合適?

第四,那吃多少水果才合適呢?世界衛生組織(WHO)在飲食營養與慢性病預防報告中明確指出,每天至少攝取400克新鮮蔬果,可以降低心臟、腦血管疾病、消化道癌症等慢性病的風險。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食用200到350克的新鮮水果,這就相當於一個拳頭大的蘋果加半斤草莓的量。

水果

高果糖水果與血糖的關係

第五,其實生活中高果糖的水果一直比較受歡迎。水果中的水分、碳水化合物含量、糖的種類、膳食纖維含量等,都影響著我們的血糖。這其中碳水化合物、蔗糖都會分解成葡萄糖,刺激胰島素分泌。例如糖尿病患者可適量吃果糖含量高的水果,但不太建議啃甘蔗。如果要更能理解水果對血糖的影響,可以參考常見食物的升糖指數 - GI,有需求的可以直接點擊連結對照這個表格。

結論

最後,我也奇了怪了,為什麼關於果糖的謠言那麼多?之前就有謠言說砂糖橘不能吃了,因為果糖致癌,後來闢謠了。說回這次,我覺得大夫的說法應該是針對個別病症,例如腸胃不好,建議少吃生冷水果;也許是病人肝臟消化能力不強,適用於小眾族群。但如果把這種建議運用到普通大眾身上,直接提取出“少吃水果”,這就太片面、太莫名其妙了。以後建議這類入口安全的事兒,不要只採訪大夫,能不能也問問農業專家或食品方面的專家?

下一篇文章

鼻炎能不能根治?

Newsletter

掌握健康生活,從這裡開始

從健康飲食到運動計劃,從護膚技巧到心理調適,我們每週為您精選最實用的內容,幫助您輕鬆解決健康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我們尊重您的隱私,承諾不會向您發送垃圾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