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盡量不要嚼檳榔,因為不嚼檳榔就跟建議大家不要抽菸、不要喝酒一樣。檳榔、菸草、酒精都是一級致癌物。為什麼口腔科醫生會建議大家不要嚼檳榔?因為口腔癌與檳榔的關聯性非常高。

今天上門診又看到一位34歲的男性患者,他的頰黏膜罹患了口腔癌。很多人對口腔癌非常不理解,覺得口腔科不就是看牙齒的嗎?怎麼還有口腔癌?其實,口腔癌是指發生在口腔內的惡性腫瘤,它可以出現在許多部位,例如舌頭、牙齦、嘴唇、頰部黏膜、口底等軟組織黏膜,都是容易發生口腔癌的地方。
口腔癌的發病特點
雖然整體來說,口腔癌的比例並不高,但臨床上我們發現現在有兩個特徵。第一個特點是口腔癌越來越年輕化。我記得以前教科書上總說口腔癌多於中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但現在臨床上常可以看到三十幾歲、四十幾歲、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人群或青壯年患者的口腔癌比例明顯增加。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有一句話,可能所有口腔科同行都知道:「十個口腔癌,九個嚼檳榔。」即使不是口腔科的醫生,有時連麻醉師都會問:「這個口腔癌是不是也嚼檳榔?」其實他們都非常清楚,很多口腔癌都與嚼檳榔的行為密切相關。我們一直建議大家不要嚼檳榔,當然目前還沒有完全禁止檳榔。但大家知不知道,在中國有一個城市是我們唯一禁止銷售和食用檳榔的城市,那就是廈門。廈門早在接近30年前,也就是1996年,就推出了明確的法規禁止檳榔。禁止檳榔的初衷第一條寫得很清楚:為了全市人民的身體健康。所以檳榔的致癌性是非常明確的。
檳榔導致口腔癌的原因
檳榔導致口腔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是檳榔含有檳榔鹼這種致癌物。另外,在加工過程中,有些添加劑會長期停留在口腔內。很多朋友並不是只吃一次檳榔,因為檳榔具有成癮性,很多人會長期咀嚼,甚至每天吃好幾袋。這就相當於你長期不停地攝取致癌物,長期與它接觸。
第二個原因是檳榔本身比較粗糙,咀嚼過程中會與口腔粘膜產生明顯的摩擦。這種物理性的刺激,或者說是機械性刺激,有時甚至會導致口腔黏膜破潰,對口腔黏膜也非常不利。
長期嚼檳榔的患者,即使沒有發生惡性腫瘤,也會發現他們的黏膜已經出現明顯的變性,即粘膜下纖維化。這也是一個癌前病變。因此,嚼檳榔與口腔癌的關係已經非常顯而易見。在臨床上,我們看到很多二十幾歲、三十幾歲的患者,基本上都有明確的嚼檳榔病史。所以我們要盡量杜絕這種致癌物,因為它對身體健康沒有任何好處。

早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另外,今天這位病人來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本來可以杜絕的問題,那就是早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重要性。他在一年多接近兩年以前,就已經發現自己右側頰黏膜有一個凸起。當時他以為是牙齒夾傷引起的白色突起,於是到診所讓醫生調整了牙齒。但調整後沒有任何好轉,反而越長越大。然而,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他並沒有引起重視,也沒有做任何診斷或治療。今天來看的時候,腫物已經有三、四個公分大,範圍相當於三根手指寬,這已經非常嚴重了。
口腔癌雖然是惡性腫瘤,預後可能不太好,手術也可能影響生活治療。但它有一個很好的特點是早期可以被發現。不像身體其他器官的惡性腫瘤埋在裡面看不到,口腔癌往往有早期表現,例如長期不癒合的潰瘍、破潰、菜花狀的腫物,或白色、紅色、斑塊狀的癌前病變。因此,對於口腔惡性腫瘤,既然能夠早期發現,就應該儘早接受治療,以盡量改善預後。